國際秘書節(又稱“行政專業日”)起源於美國,最初由兩位資深秘書在1952年提議,國際專業秘書協會設立,並於1955年正式將“秘書周 (Secretaries Week)”定於每年四月最後一個完整星期,而這個星期的星期三為“行政專業日 (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s Day)”,其設立目的是對秘書的專業能力表示肯定和讚賞,令大眾重視秘書在工作上的潛能,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人們投身該行業。
隨著世界各地也逐漸開始了解、重視這個節日,1981年“秘書周”更名為“專業秘書周 (Professional Secretaries Week),而在2000年,又更名為“行政專業周 (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s Week)”,將慶祝對象從“秘書”延伸至更為廣泛的“行政人員”,包括秘書、助理、HR、前台接待等,很多上司或老闆也會在這一天為得力的助手送上一份禮物,以表達對過往工作的感謝和認可。在香港,不少餐廳會在這一天推出面向行政人員的專屬優惠,只需出示卡片或職員證便可享受。
慶祝與表彰
儘管秘書節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較為冷門,但不少老闆們還是可以選擇了不同的慶祝方式,藉此機會回饋辛勤工作的行政人員,例如休假、送禮、happy hour……或評選最佳行政人員,給予鼓勵,樹立榜樣。例如在新加坡,就有兩年一屆的“最專業秘書”評選,表彰工作效率高、具有專業精神、表現突出的秘書。在1992年的美國,也曾出現過一件頗具戲劇性的趣事:“美國平等就業婦女聯盟”為了慶祝秘書節,根據上百名秘書的陳述,評選出當年度的“最壞老闆獎”,1992年度“惡老闆”的頭獎得主是一家食品供銷中心的負責人。這間公司的黛博拉·珀金斯小姐不僅需要完成會計工作,還要充當“活鬧鐘”,每天早上到辦公室隔壁的公寓,把老闆夫婦從床上叫醒。